艺术中国

中国网

在线讲座:魏小石 [(被)呈现的档案(音响介质的意涵体系)]

在线讲座:魏小石 [(被)呈现的档案(音响介质的意涵体系)]

时间: 2020-04-10 16:20:24  |  来源:  仪式音乐中心

此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办

主讲人:魏小石

中国音网·主编上海音乐学院·柔性引进人才大英研究院·牛顿国际学者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客座研究员

主持人:萧梅教授

时间:4月15日(周三)19:00

形式:演讲1个小时,互动环节30分钟

地点:Zoom会议室

会议ID:939 016 742

密码:索取方式详见文末

讲座摘要:

和任何文化载体一样,音乐的记载物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的林林总总。探究声音档案,可以揭示政治生态、文化政策、以及很难被直接表述的隐性音乐内容。本次演讲中,我们一起探索不同时代的音响档案中的介质,以及它们所依托的呈现和意涵体系(representation and system of meanings)。我将简略介绍音响录音技术诞生前及诞生初期的“录音”形式(从文字主观描述、声形片、到留声机)和观念,以及20世纪中叶“媒介即是信息”理念下的录音介质(各种唱片、磁带、数位)、标准和观念。随后,我会着重于讲解从模拟到数码过程中的观念过渡,例如,人们如何在模拟介质标准上建立数位录音标准、如何在OCLC-Worldcat(世界编目平台)下区别呈现“相同”内容的模拟和数位录音条目、如何将模拟介质(如密纹唱片和开盘带)的声音“温润观念”纳入到数位时代的社会记忆中。我将说明:不同音响介质在不同社会呈现和意涵体系下的位置,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录音介质,并且如何在此基础上去塑造录音内容。最后,我将邀请参与者一起讨论身边的音乐档案:如何能“顺耳”地去思索声音介质的“自在”意思?

“草原音乐会”(瓦尔特·博萨德摄于1934-1936年间,现展出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请在“仪式音乐中心”公众号下留言报名

获取参会密码。

仪式音乐中心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zaPNHDyzzQVHfS6lFlBbsw

二维码:

步骤一:识别左侧二维码进入“Zoom下载”

步骤二:输入会议号“939 016 742”

步骤三:输入会议密码,进入会议

转自:公众号“仪式音乐中心”


在线讲座:魏小石 [(被)呈现的档案(音响介质的意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