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后东方:声音与空间介入

后东方:声音与空间介入

时间: 2019-11-18 17:32:50  |  来源:  声音中国

合艺术中心在紫禁城边复现了一座代表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的苏式庭院,作为其对空间与艺术探索的载体,是一所强调空间介入的艺术机构。11月15日在北京合艺术中心,《艺术商业》邀请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艺术家、策展人秦思源这两位重要嘉宾,在合艺术中心分享自身的经历与专业见解,讲述为什么相对于文字,音乐更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什么差异可以给创作者和学者带来灵感?音乐对东方文化形态的意义。

《艺术商业》杂志此次专题是关于“后东方”,我们原本是在西方视角下探讨“东方”这个词,且才有“东方”这个词。我们所有的东方美学都是基于西方视角而产生的体系,我们现在所在的园林空间跟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非常相似。最近他们定期邀请了艺术家来在园林进行艺术创造,最后这个作品是基于这个园林生发的创造。

秦思源: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合艺术中心邀请我来看一下他们这个美丽的园林,基于这个合作的机遇,恰好我也在做有关声音的项目叫做“声音博物馆”,他们觉得声音和园林比较合适,因为这不是传统的当代艺术中心或者画廊,所以声音可能会跟它配合。当时面对这个园林我也很迷茫,园林本身的文化属性和语言是非常强壮的。这里不像一般的美术馆,是相对中性的,一般来说是一个艺术家进去后拿他的语言,即就是语言本身,不需要和一个东西去对抗或者顺着他走。这个园林很特殊,必须得产生关系。当时我也想做一些声音装置,那只能是背景的概念而不是作品的概念,但我不想这样,这种关系的属性就没有你了。这个园林做出来是不一样的建筑,首先我把园林当成一个景观,苏州园林有水池、树木、也有戏台,我就想在这里也搭建一个戏台。空间可以利用的就是水池本身,所以我利用水池把舞台放置在水池中央,因为受到空间的局限,只能一个人来演,慢慢想法就形成了,一个人演接着另一个人演,一个人演完了第二个人根据前面的人作品再演,第三个人根据第二个人作品再演,接力似的演出,以此类推下去。后来发现不现实,因为有些音乐家可以,有些人不愿意。之后我就让音乐家独立拍摄,独立演出,最后合成为一个作品,形成这个想法后,我觉得作品的维度就够了。每个音乐家的意图是把他自己的音乐演奏好,然而我的意图和他就没关系了。后来我拿我的意图和他的意图来合作,最后这个作品呈现出来,可以融入大家,可又成了我的意图了。所以我跟这个园林回到了平等的关系。我做的完全是我的作品,园林完全是园林,我没有改造它,它也没有改变我,互相有一个好的配合。作品里有了园林的景观我才会有这个想法,如果是别的地方不可能出现这个想法。

艺术人类学家方李莉老师在798也有一个空间,我们今天上午就在她的这个空间里面,一直在治疗,她这个空间也在长大,会有各种各样的学者进来,并探讨这个新的东西应该是什么?

方李莉:因为题目叫做“后东方”,我觉得这个花园就是后东方,它既是传统的东西,但不是完全传统的东西,“东方”这个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可以从方位角度理解,我们自己是东方人,为什么我们把自己叫“后东方”也是很有意思。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是对这片土地的自觉,对这片土地的重新认识,我想这可能是后东方,秦老师的作品和后东方又有什么关系?他自己就是西方和东方血液的融合,从他的家庭和学术背景都是东西方的合璧,他来到这个空间做音乐的时候,他就思考他的音乐作品如何和环境相匹配。后来,我发现艺术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计划,他是根据环境的对话以后,才生长出来他作品的愿望。虽然他是艺术家和环境合作对话的结果,他自己不是音乐家,他把音乐家当做材料来利用,他想的很妙,我来到这里,认为这里的点睛之作就是水池中的舞台装置。他的这种想法是有点东方思维,因为西方思维是预先有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执行。环境给了他机会,让他对创作。所以我在想作品里面有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印象很深的是作品里的一个女孩子,她是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声音的,这个很重要,没有声音她可以聆听声音。之前我在跟秦老师探讨“声音”是什么?因为我不是学音乐的,每年我们都有艺术人类学年会,年会有个女孩子就探讨了“声音”的问题。这才让我声音有了思考。在没有人类之前,所有的声音都是自然的。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人造的声音。声音给我的灵感很多。人可以创造文化和艺术,反过来艺术和文化可以创造我们自身。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从“礼乐”开始的,所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从礼乐开始的,“礼”让大家互相尊重,然后形成等级和阶层。人是情感动物,所以有了“乐”,“乐”是求同的,所以“乐”“声音”是可以让我们沉浸在共同的文化里面的。差异和统一是互相辩证的,中国文化不是二元对立的,是互相转化的。今后的世界也会是和而不同,我们既有文化的差异,但我们也有共性的,有共同的需求,有美好的东西需要去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安宁的生活着。差异带来的灵感

其实我们在观赏作品的时候,发现我们理解当中的音乐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是声音艺术的形态,追溯到西方的严肃音乐。这个“园音”一共是38组音乐人,不同的声音包括自然的声音,音乐是不是求同的形态,声音艺术反而是求异的形态呢?

秦思源:虽然我是做“声音艺术”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内容还是音乐,声音和音乐之间的区别其实是,声调是通过乐器和歌曲表达出来的,有旋律、节奏的是音乐。自然发声的,包括机器,不是故意要做音乐的形式,可以说是声音。在我概念里,语言不是声音,语言和音乐是信息,当我们在听语言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再听声音,我们在听信息,来自于文化的信息。这个和看文学一样。其实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大脑过滤掉了,但我喜欢的反而是过滤掉的内容。纯音乐是有巨大的音乐学,语言学也是一门巨大的学科,我是一个艺术家,发现了有些声音和我们的关系,能够调动我们的身体记忆,这种记忆是无法替代的。这个作品里我探讨的是音乐,不是声音,因为之前我做过音乐,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音乐。这个作品是某一个核心之一,只有来到这里,这个场地才能做到这个项目,换做在家里是做不到的。只是我对音乐的理解,才让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可以办成,最后的结果让我也很惊讶。19个小时的作品我得压缩到十几分钟,听到音乐的时候还没有觉得还好,当和画面一结合我就觉得这个作品让我很惊讶。

我们很多人觉得艺术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今天在座一半以上不是艺术行业的人,其实艺术和我们关系是非常深的,最近一直在讲“国潮”,所谓“国潮”就是东方文化的再兴起,但现在这个兴起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状态,我们讲艺术作品里面它要融合寻找差异,再自然生发,但现在我们在强调差异的时期,我想听听秦老师从艺术创造角度来讲,我们的品牌主寻找东方性也好,寻找别的特征也好来分析一下。

秦思源:这个话题太大了,我只能从我自身来说,我自己是综合体,东西方文化产物就是混血,说白了就是历史和文化相互的产物。昨晚我在美院做讲座,给学生也说了不要太在意外表的差异性和类同性。像我在两种身份之间寻找自我,并协调这种差异。其实人都是一样的,表明上你就是一个个体,人太复杂了,我的复杂性在外表上,如果一个人不是混血,他的复杂性被完整的文化或者别的给覆盖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文化混血,思想混血,我只是血液混血。如何用声音传承生发中国文化

其实方老师在提倡“时尚东方”的概念,把东方的概念植入到品牌当中,具体是生发的新的文化状态。

方李莉:秦老师讲的很有意思,现在没有一个文化是纯而又纯的文化,每一个人也不是这样的。秦老师尤其是在技术上作品是很当代的,前沿的。但骨子里面看作品是很传统的,跟中国的庄老哲学结合起来,秦老师是随遇而安去做的,这个很像中国传统的东西,中国传统的东西需要自然天成的,不要人工造作的。西方的艺术是人造的,自然的美和艺术哲学是无关的。西方当代哲学和我们古代哲学不谋而合,人类学家萨林斯讲过,在后资本主义社会,最神奇的事情是传统和当代不再对立,他们融为一体了。全球和地方是相对的概念,包括“时尚东方”和世界潮流是相对存在的。在没有全球化的时候,人们不会有身份认同的,我们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有了全球化有了世界潮流,“中国时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不要把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对立起来,不要把全球文化和地方文化对立起来,秦老师说声音不是信息,音乐和语言才是信息。人之所以现在很复杂,是因为信息越来越复杂。传播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他把多种东西并置在一起,让我们去理解。

秦老师讲了关于人的差异,关于品牌怎么找差异,从艺术家角度讲讲自己的感受?

秦思源:方老师所说的,当代性解决了现代性排斥传统的,其实现代性是排斥传统的,当代性是形成一个平台。一个东西形成平台的时候是兼容的,现代性是个方向,它容不下以前的东西,因为它得扔掉以前东西来创造未来。从当代艺术的态度来讲,非常接受过去传统的东西,因为它是平台需要这种东西,所以品牌的道理是一样的。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成功,在于原来的小点在西方,现在遍布全世界,当代艺术就是要在当下形成非常合理有意思的交流方式,这个就好玩了。不能说每个作品都好,但可以拿各种资源形成新的语言,这就是平台的意义。全世界资源是很丰富的,就看什么样的资源对应什么样的品牌。

就像秦老师的作品也是一个平台,融合了每首不同形态的音乐放在这里,会有很多问题困扰大家,什么是中国性?什么是当代性?我们中国有很浓厚的文化根底,我们不断地学习自己,强化我们的传统,反而我们忽略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

后东方:声音与空间介入